茶叶博览会|第十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凤凰茶博会


第十一届中国茶叶博览会

2024年10月24-27日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一心一意为您打造专业茶博会

Media Center

全球疫情徘徊不去,出口受阻,中国茶叶该何去何从?

2022年的世界,全球疫情徘徊不去,俄乌战争令人担忧,似乎有些阴云密布的感觉。随着利益矛盾的不断激化、国家意识形态的日渐介入、民族消费心理的日益盛行,其它国家也开始寻求中国茶叶的替代品。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茶的发展,实现中国茶出口的复兴,打造“中国茶”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茶叶出口前企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根据《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海关总署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实施监督、抽检,对进出口食品实施分类管理、对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诚信管理。


1、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者行业协会等组织均可申请。申请人应当在种植生产季开始前3个月登入行政相对人统一管理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平台入口为:“互联网+海关”http://online.customs.gov.cn或“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https://www.singlewindow.cn)并上传以下文件和证明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1.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申请表;
2.安全用药使用保证书;
3.出口茶叶加工企业生产、出口资格证明材料;
4.基地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田间管理制度及溯源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
5.基地土壤、灌溉水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以上第1-2项材料上传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其他资料均可上传电子文本。

广州海关所属清远海关关员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
进行监督管理

2、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

申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的茶厂登陆中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系统(http://qgs.customs.gov.cn:10080/efpe)向工商注册所在地主管海关提出申请,填写完整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申请表》即可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我国茶叶的对外贸易始自唐宋,经历了1500多年的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茶叶出口国,摩洛哥为主的非洲国家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我国也是全球产茶大国中唯一能够量生产各种类茶的国家,其中绿茶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绝对优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统计,2021年,中国茶出口量达36.94万吨。

2016~2021年中国茶叶出口情况统计

中国茶出口的策略思考

1、组建国家级专班,集中打造“中国茶”国家品牌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梁晓、梅文的《2021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可见,目前,中国茶叶生产遍及全国,仅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已有4896.09万亩,可采摘面积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未开采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有2个,分别是四川省、湖北省。


2021年中国各主要产茶省茶园总面积(万亩)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2


因此,中国茶叶的供应力将越来越强,必须在深挖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

如何穿越国家地理边界,突破国际市场栅栏,成为重中之重。
建议在国家层面,组建工作专班,加大“中国茶再出海”的国家级以及各级相应专门部门的建设。专门部门的工作职责,即为集中打造“中国茶”国家品牌。在国家层面、国际舞台上,重新建立、有序传播、有效表达,推动“中国茶”的品牌化、国际化进程。并协同各区域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等,实现国家力量、产业组织、企业能力、产品价值、人文要素等的组织化、系统性聚合创新,推动“中国茶”国家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进入、品牌深入、品牌与国际消费者的持续友好互动关系的建立。


2、穿越国家地理文化边界,以茶性创新和谐的价值观


茶品牌“消费八识”模型中,“藏识”是关键,即人的本心本源所在,人的价值根源所在。“藏识”是人感觉、认知万物时的方向盘。只是一味地创造场景、创造体验、创造态度,发掘人与物的对应关系,并不能解决有关“藏识”的深层次问题。只有实现价值观的诉求与同构,获得本心认同、价值认同,才能够真正影响到品牌态度、品牌意愿、品牌忠诚。


中国茶再出海,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是:在国际平台上,中国茶到底是什么?如果把“中国茶”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产业品牌打造,其核心价值、品牌特征、文化属性是什么?在国际市场上、生活方式中、人们的消费中,中国茶又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存在?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茶”在国际平台上的品牌传播就没有内容、没有故事,展示就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与精神气质,也就无法实现产品的消费植入。

中国茶,具有并表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那就是“包容性”。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开发有七大茶类(传统的六大茶类外加紫茶),世代研发了众多传统的或新选育的品种,有丰富而富有特色的产地和产地文脉、生产工艺,发掘了众多的饮用方式和场景嵌入。它们丰富多彩地存在着,各有各的个性特色,共同构成了繁荣、和谐的中国茶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博大胸怀,也是中国茶性的表现。而这种茶性,即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特质,也是世界人民所遵循的价值观。

价值观得以同构为前提的消费,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消费需求,才能形成真正的消费忠诚。

茶品牌消费的层次模型(胡晓云,2019)

3、以“品牌集群”模式走向国际市场应对品牌竞争

“品牌集群”模式,即指以“中国茶”为中国茶产业的国家形象,并以产地为基础的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进而形成具有不同资源融合、不同市场针对性的品牌生态结构与品牌方阵。中国茶的“品牌集群”中,根据多种不同维度,例如茶类、产区、工艺、文化、生活方式、民族特质、原型等进行多元划分,并基于品牌集群生态结构的重新组合、排列,将国际消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通过打造一个个集群品牌,既整合力量,又可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市场,实现局部本土化营销。

4、加大中国茶文化传播力度,实现中国元素世界表达

中国茶,遍于中华大地,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基础、历史文化要素。且“中国茶”国家品牌所囊括的众多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多数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约近八十个,已经加入中欧贸易协定。因此,与国际上其它国家的茶长期以来诉求“英国产的”不同,中国茶具有独特的文脉内涵、中国元素。

茶品牌的传播模型(胡晓云,2018)

基于原型理论,中国茶在国际传播中要高度重视“集体无意识”的沟通障碍,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中国元素与世界表达的有效结合,以包容的茶性,打破宗教、种族、国家、文化、心理的边界。

5、重视“中国茶”品牌价值的整体升维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当重视“中国茶”的品牌价值整体升维。融合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实现品牌化、数字化、组织化的三化创新互动,具体可以:创造富有中国特色且融合世界通用表达的符号,表征“中国茶”品牌的独特形象;生产富有中国特色且满足各国消费口味的高品质产品,提供“中国茶”品牌的独特品味;提供富有中国特色且融合国际标准化的服务,连接“中国茶”独特的情感体验;创新富有数字化先进性且具有东方祥和氛围的场景,构建“中国茶”品牌的独特消费家园;设置富有仪式感的节庆活动链接独特文脉,表现“中国茶”仪式消费,并链接适用性消费需求;采用情感与理性并重传播,构建“中国茶”品牌的国际消费新关系、新代消费新关系;联动有价值的国际平台,实现独特的“中国茶”国家品牌、产业品牌、国际公益组织平台背书;创新共同价值观,彰显“中国茶”品牌的独特价值体系。